(文/李飞 图/杜若玉)
暑假快要结束咯!
我们的准大一新生即将进入大学生活
大家最先了解到的应该就是大学里的辅导员
那么辅导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?
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你将接触到一个神奇的群体,他们是学生眼中无所不在的“隐形人”,是家长眼中无所不能的“真超人”,他们是老师,是朋友,更像家人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辅导员。
让我们先从学长学姐的口中看看辅导员,
是怎样的一种存在。
A
年纪不大精力无限,今天爱国爱党主题教育,明天诚信考试主题班会,后天素质拓展集体活动。虽然“唠唠叨叨”,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大学过渡期,顺利融入集体,适应大学。也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,不断成长存神所至。
B
辅导员老师的角色也可以完美无缝地切换成朋友,一个电话、一条微信,一起去吃个饭,像他吐露自己的心声并得到安慰和疏导,你会真切地感受到,坐在你对面的辅导员,此时真的就是一个朋友。
C
辅导员虽说不是家人,但就像家人一般守护着我们。半夜生病,他就像不用睡觉一样陪我到深夜;外面下雨,他打着伞给同学们送来温暖;有人低血糖,他就像闹钟一样提醒同学们记得吃饭……
D
或许他们很少出现在课堂上,但却时常出现在你的宿舍。看看宿舍的卫生,强调一下安全知识,突出点明纪律问题……一样也不落下。每到这时,平时脸上挂着笑容的他也不自觉的变得严肃起来。就如疫情期间,他一刻也不松懈,直至半夜还在“忙活”,肩负起管理者的责任。
大学辅导员是学校中直接管理学生的综合理员
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
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
以下是大学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和职责:
开学季、第一讲
-辅导员的职责-

一
了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
1.贯穿大学生涯,负责新生入学教育、学院评优评奖、资助工作、思想教育、毕业生就业等。
2.在学习方面,帮助制定合理学习计划,引导学生找到适合学习方法,解答专业课程疑惑,鼓励参加学术活动和竞赛以拓展知识面、提升专业素养。
3.在生活中,是贴心伙伴,解决宿舍生活小摩擦、经济压力等困难,关注身心健康,压力过大或情绪低落时提供安慰和建议。
4.在个人成长方面,鼓励参与社团活动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,培养团队协作、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,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,帮助规划职业发展道路。
二
与辅导员相处的建议
1.积极主动承担辅导员派的工作,减少辅导员负担,增加活动或任职面试的印象分。
2.积极参与辅导员提供的活动、会议和辅导。这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并让辅导员更了解你的需求和兴趣。
3.与辅导员相处真诚,让其觉得可靠,但不要遇到问题就找辅导员,能自己解决或找同学帮忙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。
三
与辅导员沟通的要点
1.选择合适的时机:在辅导员工作相对不那么繁忙的时候进行沟通,比如避免在临近大型活动或重要工作节点时打扰。可以提前通过短信或办公软件询问辅导员方便的沟通时间。
2.明确沟通目的:在与辅导员沟通前,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,是寻求学业指导、解决生活问题还是咨询职业发展建议等。提前组织好语言,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。
3.保持尊重和礼貌:沟通时使用恰当的称呼和礼貌用语,认真倾听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,不要随意打断。即使对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,也应以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4.提供准确信息:在向辅导员反映问题或寻求帮助时,要提供准确、详细的信息,以便辅导员更好地了解情况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5.接受反馈并行动:对于辅导员的反馈和建议,要认真思考并积极采取行动。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,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反馈,共同探讨解决办法。

开学季、第二讲
- 辅导员的职责-
情形一:
“咱们什么时候放寒假啊?你也不知道,那我问问辅导员吧!”
正如网络上的那句话“有事请找辅导员!”
选课忘记选了?找辅导员!
实验楼在哪来着?找辅导员!
医保怎么报销呀?找辅导员!
一些同学精准贯彻了“有事就找辅导员”这句话,遇到任何问题,都会不假思索地第一时间询问辅导员,哪怕这个问题即使不问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找到答案。
情形二:
“最近学业压力好大,内心好焦虑,想找辅导员聊聊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,但我又有点害怕,不太敢找她……”
在一些同学“疯狂”找辅导员的同时,也有些同学却与辅导员之间存有距离感,相比起前一种不假思索的提问状态,在找辅导员之前,他们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复杂的内心斗争:
“辅导员”是不是和初高中时期的“班主任”一样,我问了之后,得到的结果会不会只是一味地教育和批评呢?
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低端,问了会不会给辅导员留下不好的印象?
就“找辅导员”这件事而言,哪种是属于你的日常写照呢?
其实,在大学,找辅导员也是一门学问。哪些事情需要找辅导员?哪些事情在找辅导员之前,应自己先尝试解决处理?
如何才能更好地与辅导员相处?我能和辅导员成为朋友吗?
相信你的疑问还有很多
一、哪些事需要找辅导员?
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人、热心人、引路人,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、就业问题、生活问题、心理问题等。都说“有事就找辅导员”,但辅导员也只是一个普通人,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,所以在“找辅导员”这件事上我们也需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。如果不是紧急重大事件,尽量在上班时间找辅导员处理事情,不要因一些日常的小事而在深夜“打扰”辅导员。
但当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,例如:火灾、电信网络诈骗、心理/身体突发重大疾病,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和辅导员联系,不用区分当时的时间、地点、场合是否合适,毋庸置疑,辅导员的出现一定能提供给我们帮助、指导和心灵的慰藉。
大学四年间,我们多少都会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些许困惑。相比起一个人独自“精神内耗”,我们不妨在思考后,与辅导员约一个时间面对面进行沟通,在聊天/谈话中打开心扉,在辅导员的指引下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二、这些事情,自己先尝试解决处理后,再找辅导员吧!
老师,咱们什么时候放寒假呀?
导员,医务室在哪啊?
老师,学校的洗衣机要怎么使用哇?
老师,青年大学习要怎么完成啊?
……
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。在提问之前,我们不妨想一想,这个问题必须得询问辅导员才能解决吗?是不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?
医务室在哪?行政楼在哪?阶梯教室在哪?哪怕身边的同学不清楚,想必通过查询学校地图、手机导航等方式便能解决,没有必要询问辅导员。
晾衣杆在哪买?洗衣机怎么使用?虽然大学辅导员宛如出门在外的“父母”,但是这些偏常识的生活类问题,问问身边的同学或是学长学姐,也都能得到答案。
讲座在哪参加?这个活动要交哪些材料?不听讲、不看通知,张口就问,不知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些同学的恶习。在大学,无论是班级群还是课程群抑或是学生组织工作群,我们都要学会看通知,看清楚通知的时间、地点、具体要求,在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时,可以先请教同学或班委,此时如果还是心存疑惑,再去询问辅导员。
真诚才是必杀技

真诚是沟通的前提。他是学校里与你们接触最紧密、联系最频繁的老师,既是教育者、管理者,更是服务者,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、陪伴者。所以相处的时候不需要处心积虑地接近,也不需要花言巧语地欺骗。只有选择了真诚的相处方式,才会走的更远。
辅导员虽然有时会严厉批评你的错误,指出你的缺点,但更会爱心满满地在你的大学生涯、成长道路上支持你、帮助你、陪伴你!希望同学们都能秉持增进了解、互相尊重、理解包容的态度处理好与辅导员的关系,成为更好的自己!